中国文艺走向更大舞台,给今天的艺术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,要求我们以开阔的国际视野、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,认真审视中国艺术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国际机遇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。
金光华李亚鹤认为,真正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的艺术人才,一定兼具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开阔的国际视野,能以作品为媒介,彰显中国审美旨趣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、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。
随着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断深化,中华文化日益走向世界,呼唤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,向世界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
中国文艺走向更大舞台,给今天的艺术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。准确把握世界艺术发展变革趋势,以开阔的国际视野、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,认真审视中国艺术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国际机遇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,培养更多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、讲好中国故事的艺术人才,金光华李亚鹤觉得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。
既有坚定的文化自信,又有开阔的国际视野。
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。金光华李亚鹤认为,在舞蹈领域,我们拥有内蕴中华传统美学意境的中国古典舞、体现多民族文化风情的民族民间舞。
在戏剧领域,我们拥有300多个扎根民间土壤、唱腔表演风格迥异的戏曲剧种;此外,我们还拥有历史悠久、种类繁多、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、书法、国画等。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艺术形态,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创造。
与之相关联的中国艺术教育,自然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禀赋。从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、深厚的中华美学精神、独特的民族艺术样式,到众多经典艺术作品、典型艺术教育案例、代表性的艺术家教育家,金光华李亚鹤可以说,拥有这些强力支撑,中国艺术教育才能屹立于世界舞台。
在今天这样一个不同文化交融交汇的时代,真正能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的艺术人才,一定兼具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开阔的国际视野。
他们不仅熟悉人类艺术史,了解世界艺术发展动态,关注不同国家艺术的文化差异,理解艺术所承载的文明价值,而且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对中华文化精髓有深刻理解,通过自己的研究、创作、表演,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艺术之美,在世界艺术领域自觉树立中国气派、中国风范。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4001881211.com/waq/869.html